- 熱門關鍵詞:
- 武漢LED顯示屏
- 武漢LED電子屏
- 武漢LED廣告屏
- LED顯示屏安裝
- LED顯示屏批發(fā)
摘要:以a, 0一二羥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為基膠,配合沉淀白炭黑、電子級硅微粉、增塑劑、交聯劑、偶聯劑和自制增粘劑等,制得LED全彩顯示屏用雙組分縮合型有機硅灌封膠。研究了A、B組分質量比、增塑劑用量對灌封膠性能的影響;探討了自制增粘劑用量對灌封膠粘接性能的影響;同時對灌封膠耐熱老化性能進行了研究。結果表明,隨著B: A質量比增大,灌封膠的線性收縮率也變大;隨著甲基硅油添加量增加,膠料混合后的黏度和硬度不斷減小;當自制增粘劑添加量為5.7%時,灌封膠拉伸剪切強度較大,可達0.32 MPa;耐熱老化性能研究表明,150 C熱老化1 000 h后,硬度增幅為7度,粘接性能良好。
有機硅因其優(yōu)于大多數材料的耐高低溫性,成為電子裝配領域常用的灌封材料,可以起到防潮、防腐蝕、防震、防塵的作用,提高電子元器件使用性能和穩(wěn)定參數”,2?,F有的雙組分灌封硅膠交聯的方式有加成和縮合2種。加成型通過硅氫與乙烯基硅油的反應形成C-C鍵使體系固化,縮合型通常使用有機錫類催化劑,通過硅氧鍵與羥基縮合,或硅氧鍵水解后縮合,形成Si-0鍵使體系固化。碳-碳鍵能低于硅-氧鍵,因此加成型產品相對較易出現氧化,耐黃變性較差,長期使用光效的穩(wěn)定難以保證3,;傳統(tǒng)的雙組分縮合型灌封膠粘接性能差,易與基材分離產生脫落,影響灌封的防水防塵效果。因此,本實驗主要從收縮率和粘接性2方面著手,制得LED全彩顯示屏用雙組分灌封膠。
1實驗部分
1.1主要原材料及設備
a,一二羥基聚二甲基硅氧烷(107硅橡膠),黏度5 000 mPa. s,中國藍星;電子級硅微粉900Y,廣州市杰靈控制工程有限公司;沉淀法白炭黑,東莞市華品豐實業(yè)投資有限公司;甲基硅油,黏度1 000 mPa.s,納新塑化(上海)有限公司;正硅酸乙酯、偶聯劑、二丁基二月桂酸錫,湖北新藍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。 脫泡攪拌機(ZYMC-180),深圳市中毅科技有限公司;真空捏合機(KXJ),無錫科越化工機械廠;三輥研磨機(J65),常州自力化工機械有限公司。
1.2 增粘劑的制備
將四甲基環(huán)四硅氧烷、烯丙基縮水甘油酯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按100: 30: 40質量比稱取,投進帶調速攪拌、溫度計、回流冷凝管的四口玻璃反應瓶中,攪拌使液體混合均勻,在室溫25 C反應0.5 h,升溫到80 C時,滴加0. 2質量份的有機錫,反應2 h,混合物減壓蒸餾得淡黃色油狀黏稠的增粘劑"5,61 。
1.3雙組分縮合型有機硅灌封膠的配制(1) A組分的制備
常溫下按實驗配比稱取一-定量的107膠、硅微粉、沉淀白炭黑添加到反應釜里,高速攪拌均勻,冷卻后過三輥研磨機,按比例添加助劑和顏料,攪拌均勻出料,冷卻至常溫,即可制得A組分。”
(2) B組分的制備
按照配方比例,將交聯劑、偶聯劑、催化劑、增粘劑、硅油以及所需物料添加到反應釜,真空攪拌,分散均勻,出料,即可制得B組分。
1.4 試樣制備
將A、B組分按一定的質量比在脫泡攪拌機內混合均勻,然后倒入預置的模具中室溫固化24 h,較后將固化試片從模具中取出進 行各項性能測試。
1.5性能測試
黏度:按GB/T 2794- 20 13測試;拉伸強度:按GB/T 528-2009測試;硬度:按GB/T 531. 1一2008測試; 線性收縮率:參照GB /T 13541-1992中收縮率的方法,線性收縮率按式(1)計算;
式中:δ為線性收縮率,%;D為固化前膠層厚度,mm; D為標準條件下放置24 h后膠層厚度, mm。 熱空氣加速老化試驗 按GB/T7141- 2008中的方法A進行試驗,試驗溫度為150℃。
2結果與討論 2.1線性收縮率 考查A、B組分質量比對灌封膠線性收縮率的影響,結果見圖1。
交聯劑為正硅酸乙酯: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: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質量比10: 1: 0.1的混合液體,其中正硅酸乙酯為主體交聯劑,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為輔助交聯劑,可改善表干,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為固化促進劑,可提高固化速度,同時也是偶聯劑,可提高粘接強度。由圖1可知,隨著B組分比例的增加,灌封膠線性收縮率不斷增大,同時B組分比例增加會導致灌封膠可操作時間變短,硬度增加。這是由于交聯劑用量增加,體系交聯密度增大,導致硬度增加和線性收縮率的增大;同時催化劑用量增加,降低了體系反應活化能,使得可操作時間變短。
因此A: B較佳質量比為100: 8~100 :10。
2.2膠料混合黏度和邵氏硬度
在其他組分不變的前提下,考查了甲基硅油添加量對灌封膠硬度和膠料混合后黏度的影響,結果見圖2、圖3。
由圖2、圖3可以看出,隨著甲基硅油添加量的增加,灌封膠的硬度和膠料混合黏度不斷降低。這是由于甲基硅油在配方體系中起2個作用: 1)稀釋劑,在不增大交聯劑、催化劑配比前提下,增大硫化劑的表觀質量,同時又可降低膠料黏度,有利于施工; 2)增塑劑,甲基硅油是以Si-0-Si為主鏈,甲基為側鏈的線型有機硅聚合物,可使硅橡膠分子鏈容易滑動從而降低灌封膠的硬度。
綜合考慮,甲基硅油的較佳添加量為30~40份。
2.3粘接性能
將增粘劑直接與交聯劑、甲基硅油和有機錫催化劑按一定比例混合,用高速分散機充分攪拌制得B組分,將膠料混合均勻后進行試驗。在其他組分不變的前提下,考查了增粘劑添加量對灌封膠粘接性能的影響,結果見圖4。
由圖4可知,粘接強度隨增粘劑添加量增加而先增加后變化不大。由于增粘劑含有環(huán)氧基團和硅氧烷基團,可與基材表面的羥基形成化學鍵,提高灌封膠的粘接強度。當增粘劑添加量達5.7份時,拉伸剪切強度較大,之后變化不大,這是由于增粘劑形成一個粘接界面薄層分子層時粘接強度較大,過量的環(huán)氧基團未反應在體系中起稀釋作用反而影響粘接力。
2.4耐熱性能的研究 將LED燈珠封裝好后,燈珠發(fā)光會散發(fā)出大量的熱量。為此設計了150℃熱烘烤試驗,模擬LED灌封膠在實際應用中的耐熱性能。 圖5是150C熱老化時間對封裝膠硬度的影響。
熱老化時間/h | 200 | 400 | 600 | 800 | 1000 |
粘接效果 | 無脫落 | 無脫落 | 無脫落 | 無脫落 | 無脫落 |
由表1可見,隨熱老化時間遞增,灌封膠并沒有出現與塑殼分離脫落現象,說明灌封膠在高溫下仍保持良好的粘接性。
3結論
(1)隨B: A組分質量比增大,灌封膠的線性收縮率也不斷變大,A: B較佳質量比為100: 10;
(2) 隨著甲基硅油添加量增加,膠料混合后的黏度和硬度不斷減小,甲基硅油較佳添加量為40份;
(3)當自制增粘劑添加量為5.7 %時,灌封膠拉伸剪切強度較大,達0. 32 MPa;
(4) 150 C熱老化1 000 h后,硬度增幅為7度,粘接性能良好,未出現膠與塑殼分離
由圖5可見,灌封膠的硬度隨熱老化時間增加而緩慢增大,當熱老化時間大于800 h后硬度趨于穩(wěn)定,硬度從初始的15度升到22度,說明熱老化時間對灌封膠的硬度影響很小。這是由于Si-0鍵鍵能較高,單純的熱運動難以使Si-0均裂;出現硬度增幅是由于早期可交聯基團沒有完全發(fā)生反應,隨著加熱時間增加,體系中的反應水被蒸出,促進硅烷與水的交聯反應,殘留的可交聯基團發(fā)生緩慢的縮合反應,導致107膠發(fā)生進一步交聯,使硬度上升。 脫落現象,表明灌封膠具有良好的耐熱老化性能。